在俄羅斯留學的中國學生同居的比例很高,有“傳染效應”,一個人開了個頭,周圍的人紛紛跟著效仿。許多自費留學生家境比較富裕,又大多處在“戀愛季節(jié)”,擺脫了國內(nèi)的種種束縛后,很快就在異國過上了同居生活。
俄羅斯人都是大大方方的談‘性‘的,學校根本不管同居的這種事。舉個例子來說,許多俄羅斯內(nèi)地的姑娘到圣彼得堡來休假,她們通常在海邊曬太陽,如果一個姑娘躺地沙灘上,旁邊沒有男伴的話,你邀請她晚上住到你家里,她一般都會答應的。每天,你給她買菜的錢,她負責買菜、洗衣、做飯和收拾屋子,干完活就去海邊曬 太陽晚上再回來,等假期結束,卷起行李回家,跟什么也沒發(fā)生過一樣。如果這期間,你抱怨她的菜做得不好吃什么的,她立即卷鋪蓋走人。這在中國人看來,簡直不可思議,兩國人的思維和生活方式畢竟有很大的不同,俄羅斯的學校不限制學生談戀愛,允許年滿16周歲的學生結婚,還負責分配宿舍,如果有了小孩了,還能調(diào)到大一點的宿舍,這些情況跟國內(nèi)截然不同,因此同居在俄羅斯是件很平常的事。
我一到俄羅斯,我的師哥們就傳授經(jīng)驗:最好找個俄羅斯姑娘,起碼分手時練就一口流利的外語。俄羅斯姑娘也確實漂亮,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很大。我一開始和一個俄羅斯女孩同居,雙方相處很好。時間久了,就苦于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注。兩個人畢竟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長大的。老實說,俄羅斯姑娘還是不錯的,上得廳堂,下得廚房,整體素質(zhì)很高。她們所要求男方做的不過就是出門給穿穿大衣、節(jié)日送送鮮花等面上的活兒。雖然我們這些留學生的語言簡單交流沒有問題,但要達到能夠傳達細膩感情的地步就差得遠了。兩個人雖然生活在一起,心靈卻總有著一層隔閡,最后只能分手。與俄羅斯姑娘同居的中國留學生不少,可是沒有幾個指望著這種生活天長地久。很多人是為了獵奇。如果是為了談戀愛,還得找中國女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