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,国产AⅤ一区二区,国产激情视频小说在线观看,日本高清一区二三区WWW

策馬入林  >>  正文
上網:一位互聯(lián)網文化建設參與者的準三十年拾貝(五)
策馬入林
2024年08月15日

侯召迅

五、“都江堰”:科學依法有效治理早有典范

弱水一瓢可飲喉,弱水三千可潤田,弱水三萬呢,能夠垮堤破城,造千里澤國。弱水是本質,洪水是潛質。如果能夠疏之以渠,敬之以道,用之所長,就能化險為夷、化害為利、造福大千。反之以堵,再高的山丘、再厚的堰圍,都抵不住三萬弱水的力量。言論,民意,就是這弱水,且是弱水三億?!?/span>《沉默失金》騰訊博客 2008-07-22

62.公權力之矛與自治權之盾

2008年3月28日,《檢察日報》刊發(fā)《公權力之矛與自治權之盾》。

針對“艷照門”等網絡低俗文化現(xiàn)象的治理,撰寫《公權力之矛與自治權之盾——從“艷照門”里看網絡文化管理》,刊于2008年3月28日《檢察日報》。文章提出,負有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職能的部門要遵循國際通行做法,依法行政,依法管理,及時出手,啟動管理手段。運用公權力依法主動干預的同時,還要推動網站依照業(yè)內公認的規(guī)則,加強自律,自覺抵制淫穢色情圖片和信息的傳播。政府管理部門掌握的公權力之矛,是挫敗低俗文化鋒芒的硬武器。而網站等社會組織和網民的自治權之盾,則是保障和落實公權力的軟力量。硬軟結合,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,形成合力,促進網絡文化良性發(fā)展。就網絡社會管理的執(zhí)行者而言,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謙遜的思考。社會公眾對于私人領域的道德審判需要謹慎,網絡社會管理者對待公共領域的管控也應當科學而節(jié)制。當下,管理系統(tǒng)亟待完善,社會監(jiān)督亟待鼓勵,網站經營者自律亟待加強。

63.網上假新聞可防可治

《中國記者》雜志2009年第5期“每月評論”刊發(fā)《網上假新聞可防可治》。

2009年4月,撰寫約稿《網上假新聞可防可治》,刊于《中國記者》雜志2009年第5期每月評論,人民網等轉載。文章提出:應對具體案例大張旗鼓地曝光、揭露、剖析,深入闡明假新聞破壞社媒體公信力和社會誠信系統(tǒng),擾亂社會正常秩序,損害和諧人文生態(tài)。要對原造假者、傳假者、惡炒者,包括個人以及媒體,依法依規(guī)予以處罰。強化媒體內部把關機制,防止原創(chuàng)假新聞,有新聞登載資質的網站轉載新聞,建立甄別、求證、核實、去偽程序,防止二次傳播假新聞。強化行業(yè)自律機制,傳統(tǒng)媒體和網絡媒體行業(yè)組織要建立反對假新聞公約,對假新聞行為進行行業(yè)公開譴責,建立新聞造假黑名單。強化社會監(jiān)督,動員廣大網民發(fā)現(xiàn)、質疑和舉報。強化傳統(tǒng)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良性互動機制,遏制不良互動行為,避免相互借勢、造勢,推波助瀾。

64.謠言治理五個止于

2011年7月14日,參加北京網絡媒體協(xié)會自媒體時代的公民社會責任評議會,就治理微博謠言建言獻策。發(fā)言提出:首先,政府或者其他社會組織、個人,作為利益相關方一定要積極發(fā)言,掌握第一話語權,避免失語沉默,讓謠言止于公開;其次,網站應建立完善制裁造謠傳謠機制、誠信建設機制等,讓謠言止于機制;第三,網站、網民樹立法律意識,通過刑事、民事、行政等多種手段,追究造謠、侵權、擾亂社會秩序等行為的法律責任,讓謠言止于法治;第四,提高網民文化道德素養(yǎng),不盲目跟風,不人云亦云,加強自律,理性思考,讓謠言止于智者。以上四個止于,做到任何一個,謠言便止于此處。

65.都江堰前說微博

《中國記者》2011年第9期“每月評論”刊發(fā)《辯證說微博》。

2011年8月,時值7.23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,在四川都江堰撰寫約稿《都江堰前說微博》,刊于2011年9月《中國記者》雜志每月評論,標題改為《辯證說微博》。文章提出:造福、造就天府之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是疏導思維的杰出代表。祖先們在2200多年前遙望當今,屢見一些不肖子孫如命,腦殘心缺,扼腕嘆息。碎碎念、碎碎片,微博就是超級碎片信息交換平臺、全民社交平臺、超級社會化媒體平臺。微博來了,風云際會,風卷殘云。微博見證長尾力量,凸顯蝴蝶效應。長尾的蛐蛐們歌聲如虹,從夜晚唱到白天,從墻角唱到主角。微博鼓勵了沉默的大多數(shù),蚊蠅之聲釋放個體訴求,微言放大了聲響,沉默不再沉沒,蛐蛐也能制造驚濤駭浪。微博解放了沉默的螺旋,動員全民參與記錄、見證、討論、問責和建設,全民智慧被調動起來,一往無前。微博僅僅是工具或平臺,關鍵是各職能部門要出以公心、提高能力,解決糾紛、化解矛盾,改善民生、科學發(fā)展,才能從上游解決問題。按照建設好、利用好、管理好的要求,指導網站通過建立注冊發(fā)言及誠信機制等進一步完善自律系統(tǒng),推動微博等網絡應用實現(xiàn)自我凈化,提高文明上網、文明辦網水平。應借鑒都江堰治水系統(tǒng)工程的思維做好疏浚、引導、理順的工作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(jiān)督權,才能真正維護穩(wěn)定、促進和諧。

66.從他律至自律

2016年12月14日,參加“網絡直播——新媒體時代的一把火”第十五期網絡傳播沙龍。

2016年12月14日,參加主題為網絡直播——新媒體時代的一把火的第十五期網絡傳播沙龍,發(fā)言提出:進入互聯(lián)網時代,人人都是記者、評論員、作家、主持人,之前其他幾個角色都實現(xiàn)了,如今終于到了主持人時代。只需要一部手機,就有自己的舞臺。人人可以像專業(yè)主持人一樣,背后是現(xiàn)場,沒有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推送信息,大眾直播必然火起來。還是內容為王、技術為輦(冕),直播只是一個載體、一個實現(xiàn)渠道,內容是靈魂、是血與肉,內容當中最鼓舞人、最能引領人、最能感召人的就是人文情感內容,核心是愛和真誠。主管部門鼓勵各方利用直播工具積極傳遞好消息正能量,更好為公眾生活工作服務、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服務。作為運營方,企業(yè)平臺要按照重雙基、強雙責要求,認真履行企業(yè)主體責任,把規(guī)定落實落細到用戶協(xié)議當中、落實到社區(qū)公約當中,營造一個良好有效的自律氛圍。從他律到自律,這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兩條線,通過他律來激活自律,通過自律來實現(xiàn)他律。用直播,表達愛。

67.自凈 自律 自洽

2017年1月6日,參加“共筑清朗網絡空間,直播傳遞社會正能量”研討會。

2017年1月6日,參加共筑清朗網絡空間,直播傳遞社會正能量研討會,發(fā)言提出:網絡直播原來可以這么干,策劃你好2017等活動傳播健康、綠色的正能量信息;違法違規(guī)不能干,直播平臺和直播用戶要力戒淫色黃暴等違規(guī)行為,遵守公序良俗;擼起袖子加油干,新的一年要在自凈、自律、自洽過程中,讓直播更好服務社會,維護好人民群眾精神家園。

68.網絡治理:從監(jiān)管監(jiān)督到自扎籬笆

中央網信辦官網轉載《網絡治理:從監(jiān)管監(jiān)督到自扎籬笆》一文,網絡治理結構圖為本人設計。

2017年7月,撰寫約稿《網絡治理:從監(jiān)管監(jiān)督到自扎籬笆》,刊于《網絡傳播》雜志2017年第8期,中央網信辦官網轉載。文章提出:過去一段時間,網管力量全程介入,全線布防,取得一定成果,但由于兵力有限,難免捉襟見肘。具體體現(xiàn)在兩保式管理:一是保姆式,對網站運營、內部管理指手劃腳,無微不至;二是保安式,緊盯一個個帖子、一個個賬號,不勝其繁,不堪其累。未得肯綮,缺乏抓手,管理過程中只靠催、求、嚇,而被管理對象怠慢、輕視和糊弄,往往陷入尷尬和苦惱。主管部門要推進法治建設力度,依法依規(guī)進行公開管理。除了對有關各方違法違規(guī)行為進行不折不扣的處置,還要對自身執(zhí)法行為予以規(guī)范,不可違反規(guī)定,失去程序正義,令社會效果打折扣。從執(zhí)法依據、處置程序、指令履行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都要使用執(zhí)法文書,并適當公之于眾。公開、透明執(zhí)法,一來保障了公眾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(jiān)督權,二來發(fā)揮了法治案例的威懾和教育作用,三來樹立了法制尊嚴和政府公信力。各主管部門之間要建立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機制,避免政出多門、一事二罰等。通過公正執(zhí)法,也讓企業(yè)明白,規(guī)范管理是為了健康發(fā)展,蓬勃發(fā)展需要良好秩序,秩序作為一項應然成本和有益門檻,是護身符而非催命符,從而主動配合、自覺守法。由于政府公權力法有授權才可行,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在于抓兩頭:立法立規(guī),依法處置。中間偌大腹地則在主管部門科學指導下,交由社會監(jiān)督、企業(yè)自律和公眾自凈,在法律底線之上進行自主自覺的自治(見網絡治理結構圖)。需要強調的是,政府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是維護國家安全、社會秩序等公共利益,不能越俎代庖、濫用職權、隨意介入私域、處置民事糾紛。對于網上涉及公民肖像權、名譽權、隱私權等民事侵權行為,應當由被侵權人根據《侵權責任法》(后并入《民法典》)及相關司法解釋等向網站提出要求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來依法維權。主管部門及社會機構可以進行普法教育,指導公眾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,但不可越權要求網站就具體個案進行處置。

69.五個關鍵詞

2017年12月29日,參加2017年度政法新媒體峰會。

2017年12月29日,參加2017年度政法新媒體峰會,發(fā)言提出:用服務、窗口、陷阱、同步、供給五個關鍵詞,以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政法新媒體建設、運用和規(guī)范工作,推動政法新媒體進一步提升服務力,打造法治中國建設、平安中國建設重要窗口,深入落實政法工作三同步要求,進一步提升執(zhí)法司法公信力,營造良好政法輿論生態(tài)和社會環(huán)境,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,實現(xiàn)人民群眾對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義、安全、環(huán)境等美好生活需求作出新的貢獻。

70.社會治理即烹小鮮

2020年9月22日,參加“大國小鮮 基層之治”網絡主題宣傳活動。

2020年9月22日,參加中央網信辦、中央政法委指導的大國小鮮 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,發(fā)言提出:社會治理就是烹小鮮,這個看起來很大的題目,核心還是人,每一個人的合理需求和合法權益都是社會治理服務的對象。依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和一家一戶一人的合法權益,才能真正維護和諧安定的社會秩序。守護好萬家燈火就是我們工作和服務的內涵,用繡花針工夫做好社會治理大文章。媒體通過作品的傳播力、影響力、公信力,真實還原治理一線烹小鮮行為,生動呈現(xiàn)基層守正創(chuàng)新、擔當作為的故事細節(jié),同時以共情力和同情心洞察百姓期待與訴求。

71.把事辦好,把話說好

2023年12月12日,在中宣部、中政委、應急部合辦的培訓班上授課。

一次培訓感言。

2016年3月,國家互聯(lián)網信息辦公室頒發(fā)2015年度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培訓工作十佳教師證書。

2007年至今,就互聯(lián)網傳播規(guī)律、內容生產與文化建設、危機管理與綜合治理等,為中央和國家機關、地方黨政部門及國有企事業(yè)單位等授課輔導,包括中辦、中紀委、中組部、中宣部、中央政法委、中央網信辦、最高法院、最高檢察院、外交部、公安部、國家民委、國家衛(wèi)健委、財政部、多家央媒央企及多省市區(qū)等。授課內容和效果受到學員廣泛好評,2016年3月被國家網信辦評為2015年度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培訓工作十佳教師。

72.“輿情觀”和“監(jiān)督觀”

2024年1月,我制作的案事件危機熱點復盤圖。

2024年8月,制作唐山輿情復盤圖。

2024年4月17日,《法制日報》刊發(fā)我對官方通報不能替代新聞報道的思考“中國記協(xié)”官網及公眾號轉發(fā)。

總書記多次指出,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運用互聯(lián)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;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、開展工作,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;領導干部如果不懂互聯(lián)網、不善于運用互聯(lián)網,就無法有效開展工作。我理解,這三句話是遞進關系,一是廣大黨員干部要用網干活,二是用網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;三是領導干部不用網就干不好工作。而作為網絡建設治理人員,以上都是基本素養(yǎng)、基本條件。

遵照領導人指示,要樹立正確的輿情觀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,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,對困難要及時幫助,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,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,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,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。網上輿情,無外乎以上六種情形,怎么看,怎么辦,上面已拉清單,六個及時,照辦就是。

要樹立正確的監(jiān)督觀“輿論引導和輿論監(jiān)督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(yè)的兩大功能?!薄拜浾摫O(jiān)督是加強黨的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。”“在強調加強黨的建設、反對腐敗的時候,特別要發(fā)揮新聞的輿論監(jiān)督功能?!?/span>“輿論監(jiān)督和正面宣傳是統(tǒng)一的,而不是對立的。”“新聞媒體要直面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直面社會丑惡現(xiàn)象和陰暗面,激濁揚清,針砭時弊。”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,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(fā)揮輿論監(jiān)督,包括互聯(lián)網監(jiān)督的作用。”“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,對互聯(lián)網監(jiān)督,不僅要歡迎,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。輿論監(jiān)督作為我黨確立的黨和國家監(jiān)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不能削弱式微,必須加強改進、提質增效。一些人壓制本地輿論監(jiān)督,還要抵制異地監(jiān)督,想把輿論監(jiān)督扼殺于無形,乃是陽奉陽違,唱對臺戲。

73.正本清源,舉旗亮劍

對網絡文化建設和網絡綜合治理,個人對這樣一些基本理念感觸頗深:對互聯(lián)網要積極利用、科學發(fā)展、依法治理、確保安全;相信并支持廣大網民能夠實現(xiàn)自覺、自律、自凈;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、監(jiān)督權;對網民來說,法無禁止即可行,對網絡管理者來說,法有授權方可行;注重把事辦好、把話說好,解決事情才能應對輿情;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,確保案事件辦理經得起當下的質疑、專業(yè)的檢驗和未來的追問;辦好一事一案,切實維護公信力,防范公地悲劇,跳出塔西陷阱;發(fā)揮網絡輿論的倒逼作用,及時傳導壓力動力,督促解決問題、糾正錯誤、改進提高;對網絡輿論要疏堵結合、以疏為主;輿論引導的關鍵在于感受到,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,實現(xiàn)獲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;依法+監(jiān)督=感受到;真誠勝于技巧,出以公心、與人為善,才能良性互動、雙向奔赴,形成共情、共鳴、共識、共同體;政治效果=法治效果+社會效果;守正創(chuàng)新、正本清源,一味說好話唱高調而對問題矛盾視而不見甚至養(yǎng)癰成患不是正能量,而是不擔當不作為甚至濫權失職,是低級紅”“高級黑;珍視民意、凝聚民智,實事求是、解決問題,撥亂反正、由亂到治,也是正能量,更是正能量。

對黨員干部上網發(fā)聲,2024年1月頒行的《中國共產黨黨員網絡行為規(guī)定》第二章網絡正能量傳播第六條規(guī)定:黨員應當踐行網上群眾路線,密切聯(lián)系群眾,及時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,回應社會關切,解疑釋惑、析事明理,引導群眾形成共識。第七條:黨員應當敢于斗爭、善于斗爭,對網上各類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敢于亮劍發(fā)聲,旗幟鮮明批駁謬誤。現(xiàn)實中,一些黨員干部對網上輿情輿論無動于衷麻木不仁甚至鄉(xiāng)愿茍且,不合黨性修養(yǎng),不合職責要求,不合組織和人民期待。要貫徹落實上述要求,走好網上群眾路線,積極參與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。

后記:長尾珍藏的情懷

一些知名網站拒絕網民查詢其幾年前信息的同時,另一些網站卻一如繼往秉持初心公益心,繼續(xù)提供查詢服務。

2024年7月3日,我發(fā)了一條朋友圈:前些天看到有人說網絡崩塌,有點著慌,馬上去找以前寫的一些帖文,真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。多年前可以搜到數(shù)千上萬條自己寫的稿子或與己有關的信息,現(xiàn)在去重、有用的所剩不多,還被一些收費網站囤去一些,不交錢不讓看。QQ空間日志(騰訊博客)的一千多篇還在,互動也在,鏈接卻多成死鏈。新浪博客的一千多篇也在,互動沒了,考慮到博主需要,設置了備份按鈕,確實負責任。早已停服的博客中國,竟然還能打開。鏈接的新聞網頁還在的,有新浪網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、中國日報網、中國新聞網、央視網、搜狐網等。包括人民網、新華網、中國網、國際在線、央廣網等大多數(shù)新聞網站及騰訊新聞、網易新聞、鳳凰新聞等,已經404或403,而我最多的鏈接是人民網的,真是遺憾。對低效益的冷寂長尾內容,很多網站平臺不愿再運營維護,便卸載斷服。互聯(lián)網是有記憶的,這話需要加以限定了,十年記憶就不容易,永久”“免費已是傳說。接下來,有用的盡快備份吧,不管微博微信短視頻啥的,來有影去無蹤,或終將煙消云散南柯夢。值得敬佩的是一些良心平臺,尚能以公益為重,秉持初心,堅持至今,繼續(xù)提供信息服務,不容易不簡單。

燈火闌珊處的石油大學校報竟把幾十年前的信息搬上網,提供查詢下載服務,可謂風景這邊真好。

就是在查詢有些舊文作搶救式備份時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了上學期間在石油大學校報刊發(fā)的一篇小文章《永遠的友誼》,此文早已隱入塵煙,忽然看到,也算驚喜。小文稚嫩卻不失真誠,真誠勝于技巧,真誠是道,是態(tài)度,是情懷,是出發(fā)點。真了必有誠,不真必無誠,真太難,誠更難。有真有誠,事有何難,有何難。求真求誠,任重道遠,時不我待,我輩有責。

我愛草木,它們都是神仙,與其對話,令人治愈。從2016年開始寫“植物記”,后改為“植悟”,至2024年8月,已攢989帖。一絲感懷,千萬感恩,以此作為結尾吧。

附個人部分作品

新聞作品

《新公民》人民日報 1991-03-20

《余小清,社會給你愛!》法制日報 1993-01-31

《拼搏之師——康樹華教授人生剪影》法制日報1996-05-31

《掬一腔真誠 催秀木長成——記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瑞復》法制日報 1998-09-03

《體驗民主——北京順義區(qū)人大代表換屆選舉直選現(xiàn)場目擊記》法制日報 1998-11-30 北京日報1998-12-01 中國青年雜志1999-01

《實話實說談視察》法制日報 1999-01-07

《?;?/span>——記張序三中將》法制日報 1999-02-11

《飛天柴達木》法制日報 1999-04-22

《我不愿意只寫上一個——第一人稱記秦文貴》法制日報 1999-04-28

《深圳見三“小”》法制日報 1999-05-11

苦力之樂——記宋汝棼》法制日報 1999-07-01、07-15

《林高風有態(tài) 求實求是人——有林記事》法制日報1999-08-26、09-02

《孩子,讓我握緊你的手》法制日報 2000-01-20

《追求質量 更加開放》人民日報 2000-02-23

衛(wèi)生部有權對醫(yī)療糾紛作法律解釋嗎》法制日報 2000-03-14

《三十九級臺階——2000人代會采訪日記》法制日報 2000-03-23

《布衣校長——記陳光中先生一件小事》法制日報 2000-06-08

《從天水到天山——2000文物保護世紀行散記》法制日報2000-09-03

日本是一個盆景》法制日報 2000-11-02

故事性 現(xiàn)場感 人情味》中國記者雜志 2001-03

浙江蒼南查處靈溪鎮(zhèn)批發(fā)三陪女》法制日報 2001-08-07

副市長被判刑后鳴冤 山東滕州再審破壞選舉案》法制日報 2001-10-16

有人官商兼營 有人“一女二嫁”有人揀了“便宜” 有人不作回避——鷹潭采訪見聞》法制日報 2001-01-11

要看,更要傾聽》《勞動,教人向善》《良法,換回新生——澳大利亞青少年司法制度考察散記 法制日報 2001-11-26、11-27、11-28

《持槍搶劫在白天發(fā)生》法制日報 2001-11-30

部門通知比法還大?》法制日報 2002-01-15

豈能非法變通或“架空”法律》法制日報 2002-01-17

《如此執(zhí)法為哪般?》法制日報 2002-01-28

《人民大會堂咋成了被告》法制與新聞雜志 2002-02

“對您的建議,我們擬采取如下措施”》檢察日報 2005-02-25

敬業(yè)就是追求人性之美》最高人民檢察院 2006-06-07

太陽村:孩子的愛心蛋糕,社會的太陽事業(yè)》新浪博客 2006-08-01

從邊緣到主流 從弱項到大項——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作品評選點評分析 網絡傳播雜志2007-09

反映抗震精神油畫 <共克時艱> 面世 》騰訊博客 2008-06-01

兩幅可疑照片竟越傳越瘋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11-23 揚子晚報 2008-11-25

的皂角樹》騰訊博客 法制日報 2009-03-05

輕漫畫有趣有新意》新聞戰(zhàn)線雜志 2017-02 網絡傳播雜志 2017-04

幫文芳找到家》法治日報 2020-06-19

《城口訪記》重慶法制報 2020-11-12 中國長安網 2021-04-13

新疆調研紀實》澎湃新聞 2023-07-18

《城口是桃源》中國長安網 2023-12-09 法治日報 2014-01-07

評論作品

《鬼子的形象與孩子的印象》法制日報 1997-06-05

有個中國人甘愿叫“鬼子”》中國青年雜志 1999-01

不宜》人民日報 1999-07-07

文質彬彬?如狼似虎》北京晨報 2000-01

破此案焉叫“成功”》法制日報 2001-11-12

污言穢語中的電視“秀”》法制日報 2002-02-10

刑警暴打交警:執(zhí)法者對法律的百倍踐踏》新浪博客2006-07-16

《重建責任意識 化解網絡暴力》民主與法制雜志 2006-20

“李開復趨勢”衍生的憂慮與恐懼》新浪博客 2006-12-07 博客公社Bokee.com 2006-12-08

《動態(tài)平衡中的情愛多元化》民主與法制雜志 2005-10 新浪博客 2007-02-08

《警惕社會精英濫用民意通道》民主與法制雜志 2007-04 新浪博客 2007-02-02

《朱令可憐 兇手可悲》新浪博客 2007-02-05

趙本山:鄉(xiāng)土中國的文化地標》2007-03-06

溝通障礙:苦難與悲劇之原咒——電影 <通天塔> 的警告與勸誡 》新浪博客 2007-03-18

《如來佛是公共關系的鼻祖》新浪博客 2007-05-07

《在故宮吃大排檔》新浪博客 2007-05-18

《完善網絡虛假新聞信息防治機制》中國記者雜志 2007-09

《家長和孩子誰更需要補課》新浪博客 2007-10-12

善舉應即時可為即事可為》民主與法制雜志 2007-22 人民網 2007-11-27

烈士的英靈能夠集結》檢察日報 2007-12-28

《公權力之矛與自治權之盾》檢察日報 2008-03-28

傷口不是借口 以公道養(yǎng)厚道》騰訊博客 2008-06-04

泱泱大國別容不下幾只口罩》騰訊博客 2008-08-07

你都是天籟之音》騰訊博客 2008-08-09

冠軍的名字不是壟斷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11

美德讓金牌增值》人民日報 2008-08-17

讓更多國家和地區(qū)得到奧運金牌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17

奧運網評提升文化承載力》騰訊博客 中國新聞出版報 人民網 2008-08-18

我們還能承受多少意外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20

博爾特獲得了第四枚金牌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24

數(shù)金牌數(shù)出了什么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26

文物瑰寶展:當血淚變成盛宴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08-29

《把良知從殘奧會上喚回來》浪博客 2008-09-13

《Google是侵略者也是鯰魚》浪博客 騰訊博客 2008-09-17 中國青年報 2008-09-23

一億人做一件事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網絡傳播雜志 2008-10-20

宋定伯捉鬼是個冤案》新浪博客 2006-11-02 騰訊博客 2008-11-08

山寨門開,草莽進來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8-12-21 民主與法制雜志2009-02

人人玩轉DV,山寨成就第一媒體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大眾DV雜志 2009-01-05

新聞已被廣告包養(yǎng)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3-09

超市帝國主義》新浪博客 2009-04-13 Supermarket Imperialism,GLOBAL TIMES,May 05 2009

網上假新聞可防可治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中國記者雜志 2009-05-11

重處官員 輕判鄧女 各得其所》新浪博客 2009-05-27

杞人憂天無錯,失語失職有責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7-19

虐待孩子,禽獸不如》騰訊博客 2009-11-11

騰訊博客發(fā)言人》騰訊博客 2009-12-31

《網絡新聞發(fā)言人正當其時》人民日報 2010-03-30 中國記者雜志 2010-03

世界上最大的言論廣場在中國》環(huán)球時報 2010-09-19

《在聯(lián)合國會議上收玉米騰訊博客2010-09-16 中國青年報2010-09-20 中國新聞網2010-09-20 中國網絡電視臺2010-09-20 新浪網2010-09-20 搜狐網2010-09-20

一位中國博客在聯(lián)合國互聯(lián)網治理論壇上的發(fā)言》人民日報 2010-09-28

網絡新聞作品:從邊緣到主流》人民日報 2010-11-23

全民參與全媒體》騰訊博客 鳳凰網 2010-11-25

都江堰前說微博》騰訊博客 2011-08-24 中國記者雜志 2011-09

網絡治理:從監(jiān)管監(jiān)督到自扎籬笆》網絡傳播雜志 2017-08

《一份可作說理樣本的公訴意見書》最高人民檢察院 法制日報 2019-04-25

“公益監(jiān)督”正當其時》法治新聞傳播雜志 2021-06

新聞報道與官方通報相得益彰》法治日報 中國記協(xié) 2024-04-17

散文作品

孤獨的樹》檢察日報1995-01-08 騰訊博客 2012-11-20

《奇情》法制日報 1998-05-29

《我的爺爺 我的白干》1999-03

《母校如母親》高密日報 1999-07

回到拉薩》法制日報 1999-10-28 南方周末 2000-01-28

《冰融南岳》法制日報 2000-01-03

逝者如桃園》南方周末 2000-03

輦兒巷·W·大會堂》法制日報 2000-01-24

《山水有情》法制日報 2000-10

《云臺瀑》法制日報 2000-11-13

《俺這聯(lián)想讓人心煩》2002-03

《且待上林花似錦》2002-12

“騎”樂無窮》檢察日報 2003-04-11

《就當她是個老朋友吧》2003-10

《孝是回望血脈的源頭》中國青年雜志 2004-02(上)

《祭伯父文》2005-06

《調解國際爭端的后果》檢察日報 2006-09-08

51年前的情書:我們再約會好嗎》新浪博客 2006-10-09

俺在“最高”機關的最后一天》新浪博客2006-12-03 檢察日報 2006-12-29

觀雪:有多少落點可以選擇》新浪博客 2007-03-05

《覅和朆,到了江南不要不認識》新浪博客 2007-04-28

《一枚樹葉坐在樹蔭里》新浪博客 2007-05-01

大慈延福宮:古道觀的第525個春天》新浪博客 2007-05-02

《專家?guī)浉珙嵏擦税车囊话闫姟沸吕瞬┛?/span> 2007-05-13

千年古墨,似笑似吟》騰訊博客 2008-12-8

趙州橋那些神圣的石頭》新浪博客 2008-12-14

草根波爾卡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1-21

愛要經得起凝視》新浪博客 人民網 2009-02-16

不要生花筆,只守心上人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2-16

饒一回那些打瞌睡的人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2-28

人活著有什么意義》騰訊博客 2009-03-11

海子是詩歌的一個符號》騰訊博客 2009-03-26

妻在江南翠葉村》新浪博客 2009-04-09

國色若菜可吃也》新浪博客 人民網 2009-04-23

?子,穇子莊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百度百科 2009-05-06

此實驗,彼實驗,相差兩重天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5-18

這張照片讓我淚如泉涌》騰訊博客 人民網 2009-09-22

哀悼日:生者對逝者的承諾》騰訊博客 2010-04-21

山民十年砌成神奇老井》騰訊博客 2010-04-26

《我聽見草葉溫柔耳語》騰訊博客 2010-05-10中國日報網 2010-05-11 新浪網 2010-05-11

反季節(jié)逛青島》北方網 2010-12-16

祝酒辭》騰訊博客 2011-05-05

卑微的父親》騰訊博客 2011-6-20

記錄就是哭訴——2012-07-23雨災記》騰訊博客 2012-07-21

天籟之音》2012-11-12《美妙的胎跳》2012-11-13《性感的噪音》2012-11-14 騰訊博客

愛故鄉(xiāng) 愛微生活》濰坊日報 2013-09-06

莊稼年假》濰坊日報 2014-09-05

《裝修即是修行》東營日報 2015-01-21

悲傷是混濁的——長江沉船悼》新浪博客 2015-06-05

高密燈火》濰坊日報 2015-09-11 今日高密 2015-09-15

《敬“神”日記》今日高密 2015-09-22

《家香是最香》今日高密 2015-11-07

《“憫生巷”里問冷暖》今日高密 2015-12-26

露水和淚水——朋友圈日記碎碎念》網絡傳播雜志 2015-12 中國網信網 2015-12-11

不忘初心,自我啟中國藝術報 2016-09-02

不喜熱鬧,不逛廟會,守著爹娘》鳳網 2019-02-14

皆是天地英華法治日報 2021-06-15

淄博?烤》法治日報 2023-12-17

博文作品

2008:抗凍救災10張超強照片》新浪博客 2008-02-04(閱讀38萬)

逝者如風 生者惜命》騰訊博客 2008-4-30(閱讀117萬)

地震中的孩子最堅強》騰訊博客 2008-5-14(閱讀176萬,評論2.52萬)

《地震中的戀人共赴生死之約》騰訊博客 2008-05-16(閱讀306萬,評論2.26萬)浪博客(閱讀162萬)

《親愛的,請放心遠行》騰訊博客 2008-05-19(閱讀36萬次)浪博客(閱讀30萬次)

這一吻這一握這一笑(上)》騰訊博客 2008-05-23(閱讀23萬次)

重讀孩子遺言:我想吃泥土》新浪博客 2008-05-24(閱讀11萬次)

親愛的》騰訊博客 2010-04-20(閱讀29萬)

作者簡介】侯召迅,山東高密人,1969年10月生?,F(xiàn)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一級巡視員。1991年畢業(yè)于中國政法大學,留校任??庉?。1992年調入法制日報社,任政文部記者編輯、采訪部副主任。2002年調入最高人民檢察院,任政治部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、調研員。2006年調入中央外宣辦、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,任宣傳處處長,后任新聞協(xié)調局管理處處長,中央網信辦、國家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副巡視員、副局長。2017年調入中央政法委,任宣教室副主任,宣教局副局長、一級巡視員。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委?!吨袊F(xiàn)行法律判例分析全書》著作權卷主編、《合同法律全書》副主編,參與編寫《中國經濟法律百科全書》《中國歷代名案》等書。新聞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、人大新聞獎、法制好新聞、綜治好新聞、五四新聞獎等獎項一二三等獎三十余次,收入《南方周末精品文選》《中國高級記者成名作品選》《人大制度好新聞選評》《全國綜治好新聞選》等書。有關新聞傳播、互聯(lián)網傳播規(guī)律、網絡綜合治理等文章,在《人民日報》《中國記者》《新聞戰(zhàn)線》《中國青年》《中國青年報》《法治日報》《中國社會科學院報》《新聞出版報》《中國網信》《民主與法制》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發(fā)表。以策馬入林為網名和筆名,在新浪博客、騰訊博客、博客中國等平臺策馬入林見風致賬號發(fā)布3000多篇博文,單篇閱讀量最高達300多萬,總閱讀量曾位居騰訊博客總榜33位、新浪博客總排行485位。被評為2009年騰訊博客發(fā)言人。新浪微博、騰訊微博粉絲量合計200多萬,發(fā)布帖文超過萬條。在聯(lián)合國互聯(lián)網治理論壇以自媒體為個案闡述中國互聯(lián)網發(fā)展成就,演講全文被《中國青年報》《人民日報》刊登。被中央網信辦評為2015年度網信培訓工作十佳教師。

附:

上網:一位互聯(lián)網文化建設參與者的準三十年拾貝(一)

上網:一位互聯(lián)網文化建設參與者的準三十年拾貝(二)

上網:一位互聯(lián)網文化建設參與者的準三十年拾貝(三)

上網:一位互聯(lián)網文化建設參與者的準三十年拾貝(四)

 

【責任編輯:王輝】
侯召迅,山東高密人,互聯(lián)網內容傳播、輿情應對、危機管理資深專家,資深媒體人。曾任法制日報采訪部副主任、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新聞處調研員、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副局長、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一級巡視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