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之所以到新疆,是因為棉花,有留意時事的朋友,當然知道筆者在說什么;故當內(nèi)地朋友說可以到庫爾勒看棉花田運作時,筆者備感興奮。
由南疆喀什自駕回烏魯木齊,最直接是走高速公路,全程1487公里,大概需要18個小時。但筆者舍近求遠,向新疆的東南方向走,先到和田,然后在民豐北上輪臺(就是公元前89年即漢武帝征和四年,發(fā)表《輪臺罪己詔》的輪臺。劉徹本人當然沒有來過輪臺,但他是以此地名來發(fā)詔,此詔成為研究西漢歷史必讀史料),再由輪臺向東走向庫爾勒,之后便折向北回到烏魯木齊。筆者這樣走,全程2004公里,較上述多了500多公里。
「今日走過了所有的彎路,從此人生盡是坦途」,這彎道說的是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(「塔縣」)的盤龍古道。這條海拔3158米的公路,由山腳一直盤旋到山頂,是游塔縣必到的景點。獲塔縣酒店員工的指點,把導(dǎo)航定在瓦恰村,這樣便可以由盤龍古道的底部先仰望其氣勢。
“繁霜盡是心頭血,灑向千峰秋葉丹?!眱?yōu)秀的文藝作品,總能引領(lǐng)全民族的思想精神境界。廣東衛(wèi)視《見多識廣》從當代中國火熱現(xiàn)實生活的題材富礦中汲取養(yǎng)分、獲得靈感,找到社會生活、百姓情感與主流價值、與綜藝表現(xiàn)形式相交匯的熱點、焦點、興奮點,被譽為一檔“不走尋常路”的學霸款益智綜藝,第三季自從今年5月30日與觀眾見面以來,繼續(xù)挖掘和傳播嶺南文化,講好廣東故事,特別是以廣東紅色文化,獻禮建黨百年,在選手比拼和觀眾中掀起一陣陣益智紅色答題熱潮。
“雖多塵色染,猶見墨痕濃?!贝笠咧?,寓居北京的汪鐘鳴回了一趟故鄉(xiāng)老宅。緩緩穿過青石板的街巷,輕輕撫摩斑駁的青磚老墻,汪鐘鳴久久無語。那是當?shù)貍鹘y(tǒng)的徽派建筑,盡管久無人居,書香世家的氣韻不減。?
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, 8月1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重磅推出了紀念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特別制作的紀錄片《高原破曉:我曾是女農(nóng)奴》,以曾經(jīng)的女農(nóng)奴自述的口吻和視角,講述了西藏山南(次仁拉姆、德慶卓瑪)、拉薩(次仁玉珍和堅阿夫婦)、林芝(德曲)等四位曾經(jīng)逃跑或未逃跑的女農(nóng)奴的故事和她們傳奇的一生,反映了西藏人民生活的今昔不同,天壤之別。藝術(shù)表達考究,做到了紀實性、史料性和藝術(shù)性的有機結(jié)合。
上午經(jīng)過國家廣場,看到的情況有點出乎意料。以前我認為美國人在烈日下是不打傘的,隨它有多熱,一身短衣任平生——就是不打傘遮陽,頂多也就戴頂帽子。在距離這些“小販”大約100米的華盛頓紀念碑的近旁也有一個流動的黑人拉著小車賣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