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,国产AⅤ一区二区,国产激情视频小说在线观看,日本高清一区二三区WWW

孫宜學(xué)  >>  正文
從生活常識中學(xué)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
孫宜學(xué)
2024年08月28日

日常生活常識中,實際上包含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一些基本技巧。

捉泥鰍,很難。“滑得像泥鰍?!毙r候總結(jié)了一個捉泥鰍的經(jīng)驗,即先等水褪去或刮水,露出淤泥,沒了水,泥鰍就都鉆進了淤泥里。若亂挖一氣,泥鰍隨泥走,基本捉不到,此時最可靠的辦法,是以靜制動,先把淤泥抹平了,然后靜待,是生命都會喘氣,泥鰍也要呼吸,一呼吸淤泥表面就會冒泡,此時切不可雙手在冒泡處直插下去——看似直奔目標(biāo),但泥鰍是滑的,所以目標(biāo)實際上是移動的,直奔目標(biāo)實際上脫離了目標(biāo)?!且p手在冒泡處兩邊插入泥里,然后抄起泥塊,扔到岸上,泥落鰍出,再滑的泥鰍落地一沾干土,也就不滑了,便可手到擒來。避其長,用其短,事成。

這則常識給講中國故事的啟發(fā)是:

講故事需要坦誠。就是先有一個一覽無遺的“泥面”。這個“泥面”首先是故事的平易,要講的故事一定通俗易懂,聽眾不需太費思量就能聽懂,所以故事要少抖包袱,不要人為設(shè)置玄機。一句話,盡量不要讓聽眾“猜”,一猜就會產(chǎn)生多種闡釋,異議和疑義也就出現(xiàn)了,誤解、誤讀也就正常了;其次,這個“泥面”是指和平的環(huán)境,即講故事時聽眾的心態(tài)是平靜的,講故事的人也有一顆平常心,雙方都持平靜的心態(tài),這樣才能既“順口”又“順氣”,故事不會被打斷,才能讓人講得下去,聽得進去;再次,這個“泥面”是指講故事的平臺要開闊,要讓聽眾能看得清臺上的擺設(shè)用具,講故事人的動作表情,不讓聽眾感到有隔閡,而是與故事同處一個平臺,以空間的接近促進感情的親近,增強故事的感染力。

講故事需要耐心。首先是要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,即等到泥鰍“冒泡”。鉆進泥里的泥鰍一定要呼吸,呼吸就要冒泡。講故事的人對聽眾要有這種基本的了解和認(rèn)識,知己知彼,要等得起,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等到;其次在等待的時候要沉住氣,腳不要亂動,不要攪亂了泥面,要有定力;再次,要有心理準(zhǔn)備,即泥里可能沒有泥鰍,如果沒有泥鰍,如何接受教訓(xùn),再選一處可能有泥鰍的地方。就講故事而言,則是要適時根據(jù)情況的變化調(diào)換場地和主題,審時度勢,以變應(yīng)變,且始終心平氣和,不卑不亢。

講故事需要角度。首先是圍繞主題選擇合適的講故事的方法,不能直奔主題,只講道理,不講故事。故事要平易,但不是平直,仍需要一定的渲染和過渡才會有故事性;其次講故事時要“斜插”進故事性,而不是從主題直接切入,這樣才能保證故事有一定的含蓄性,故事才會引起聽眾的好奇心,故事才會有吸引力;其次,講故事時一旦抓住了核心問題,即飛流直下,快速破題,抖出包袱,“鰍落平面”,一氣呵成。故事戛然而止,才能讓人回味無窮,切忌啰嗦,拖泥帶水。

中國故事的“人民中心”特性,決定了中國故事的日常性和煙火氣。日常生活常識是中國故事的內(nèi)容,也是理解中國故事的鑰匙。當(dāng)我們向世界講的中國故事來源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時,故事就具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感染力。我們只需以中國人之心、人之知去感觸、感動其他國家人之心、人之知,中國故事就連通了同樣有七情六欲的各國人民的心,中國故事里的人情人性,就順著連通的脈絡(luò),流進了各國人民的血液,成為世界共情共性,中國故事,就成了世界故事。

【責(zé)任編輯:嚴(yán)玉潔】
同濟大學(xué)國際文化交流學(xué)院教授、院長,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(wù)副主任,國際中文教育信息化實踐與研究基地執(zhí)行主任